原标题: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北京前门北京坊叶壹堂书店,窗外望去,正阳门城楼在蓝天映衬下显得格外壮观。记者 陈曦 摄
北京建城3000多年,建都800多年,是一座拥有古都风貌的现代化大都市。而跨越历史长河、统领城市空间的北京中轴线则是这座伟大城市的脊梁和灵魂,营造出南北起伏、东西对称的城市格局,序列严谨、主次分明的城市风貌,层级递进、收放有度的城市景观,恢宏壮丽、气势磅礴的城市气象。北京中轴线所构成的三维空间精彩画卷,不仅展示出古代先民的勤劳和智慧,也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经过长时间的营造,北京中轴线成为严谨方正的城市构图核心,众多重要建筑、广场和道路,或有序安排于中轴线之上,或对称布置于中轴线之侧,形成空间的韵律与高潮,“就像北京的一条文化血管,里面流淌的是一种北京特有的血液”。中轴线两侧的街巷胡同亦相向布局,保持着特有的格局和肌理,整个城市如此大面积的对称,使独具特色的壮美和秩序由此而得以建立,平缓开阔的城市空间由此而得以控制,使宏大的城市具有了强烈的整体感、稳定感和归属感,同时也具有了强大的向心力、号召力和凝聚力。
北京历史悠久、文脉深厚、古迹众多,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历史城区则是中国历史性城市的典范代表。中轴线上红墙黄瓦的皇家建筑与两侧青砖灰瓦的四合院民居,形成壮美景象与安谧氛围的强烈视觉反差,体现出中国传统城市美学的价值取向,给人以极具震撼的审美感受,造就了北京城内众多独具特色的丰富文化景观。梁思成先生称颂北京城是“古代中国都城的无比杰作”,吴良镛教授赞誉北京城是“古代中国都城发展的最后结晶”。由于各种原因,北京历史城区未能从整体上得到妥善保护,其传统风貌已经受到了较大影响。但是,虽然经历城市数百年的沧桑变化,北京中轴线仍然相对保持完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成为北京文化古都保护的重要内容。
20世纪20年代起,北京中轴线开始逐渐突破原有封闭状态。一方面曾经属于皇家的私有空间变为公共公园、博物馆开始对公众开放,另一方面由于市政交通发展,城门、牌楼等城市节点被陆续拆除和改造,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轴线上的广场、道路、坛庙更是由于疏于管护,地面坎坷不平,庭院杂草丛生,一派荒芜衰败景象。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后,北平市政府随即发动民众开展义务劳动,清除垃圾,疏浚河道,中轴线面貌有了明显改观。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北京中轴线的保护虽然得到重视,但是实践中却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城市建设重心的转移,为了治理交通拥堵等原因,中轴线上的永定门、地安门等一些重要标志建筑相继被拆除,一些节点景观和历史水系遭到破坏,中轴线的功能逐渐被淡化,其连贯性与完整性遭到伤害。在中轴线东西两侧新建了一些公共建筑和住宅,存在建筑高度、体量、形式与历史风貌不协调的问题。同时中轴线两侧胡同肌理不断被破坏,四合院房屋破损严重,现代生活功能严重缺失。
20世纪80年代之后,北京中轴线的概念逐渐回归公众视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历次修订,都强调加强对中轴线的保护和发展。1983年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明确提出中轴线是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历史资源。《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提出要保护和发展城市中轴线,把中轴线向南、北两个方向延伸,在其两侧和终端安排公共建筑群。联想到梁思成先生早年曾有延伸原有北京中轴线的设想,但未能实施。经过数十年的实践,证明了这个规划思想的正确。
80年代末,当第11届亚运会工程北郊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工程即将竣工的关键时刻,中轴线北段得以按规划打通,为实现中轴线向北延伸提供了条件。借助在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契机,中轴线继续向北延伸。奥林匹克公园位于中轴线北部的延长线上,集森林、湿地于一体,空间开阔、环境优美,至此中轴线北端城市景观的格局基本确立。
侯仁之先生曾将北京中轴线向北延伸称为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第三个里程碑,指出“紫禁城作为第一个里程碑,它那巍峨壮丽的宫阙,就充分显示了皇权时代帝王至上的思想,天安门广场作为第二个里程碑,它在扩大宫廷广场为城市广场的基础上,又融合古今建筑为一体,从而呈现出继往开来新气象。现在作为第三个里程碑,又处在整个城市空间结构的顶点上,其总面积还将超过旧日的紫禁城”。
2003年12月,《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方案》编制完成,首次将中轴线向南延伸到南苑,确立了南中轴在北京南部地区发展的引领与带动作用。同时,《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北京皇城保护规划》《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等保护规划和设计文件相继制定,成为对中轴线实施整体保护的重要依据。
同时,北京中轴线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2004年9月,消失了近半个世纪的永定门在原址按原状完成复建,再次屹立在中轴线南端,如此适当的景观恢复并不是大规模的复古重建,而是对带有标志性的建筑选择性恢复;天坛和先农坛之间的杂乱建筑得以拆除,亮出了坛墙;皇城根遗址公园、菖蒲河遗址公园、元大都遗址公园、明城墙遗址公园等相继建设;钟鼓楼、万宁桥等文物建筑也得以修缮,中轴线重新展现出基本轮廓。
人们还记得,20多年前,在北京市召开“首都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时,故宫博物院单士元先生在病床上写出书面发言,就保护北京中轴线文化风貌提出建议,一是希望将景山后东、西侧原有皇城遗址外露一部分出来,可再现出老北京规划的整体与首都文化风貌。二是建议在地安门桥东、西两侧一二百米内,拆除广告牌和水泥盖板,清污整治,使桥下能看到“活水”,西侧与什刹海水面相通,恢复历史文化风貌。今天可以告慰单士元先生,他的嘱托已经得以实现。
不了解北京中轴线的过去,就无法认识中轴线的现在,也就不可能预测中轴线的未来。过去、现在和未来处于同一时间链条,忠实记录了历史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诠释了古代传统礼制文化和当代首都建设理念在不同时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形成不同于西方城市轴线的特征,具有多元的文化价值。
北京中轴线是思想文化轴线。既反映出人类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无比杰出的成就,也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思想集大成者,更是都城规划长期发展成熟并且保存完整的典型范例,在空间格局、功能分布、场所营造等方面,均展现出东方文明在都市规划设计和建设方面的最高境界。从苑囿和宫殿建筑,到祭祀和礼制建筑,再到充满市井生活气息的胡同、四合院。中轴线在今天仍然和现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它的文化价值以及思想原则通过当代城市规划建设得到延续,推动解决广大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北京中轴线是文化艺术轴线。在北京中轴线上,汇聚着城市中最具价值的众多代表性建筑,以故宫、天坛为代表的古代建筑,以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代表的现代建筑,以景山、北海为代表的皇家园林,以及以大栅栏和鲜鱼口、什刹海和南北锣鼓巷为代表的传统民居街巷。从古代,到近代,再到当代,建筑、园林、街区的风格之多样、类型之丰富、形制之规整、建造之精湛、规模之宏大,在空间上体现出音乐般的节奏,使北京中轴线成为展现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建筑和当代建筑的艺术轴线。
北京中轴线是民族融合轴线。古都北京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各民族的共同创造。北京作为辽、金、元、明、清五朝故都,是由我国历史上的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汉族和满族等民族先后建立的王朝,尽管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字、信仰和生活习俗,但是各朝代和各民族都遵循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传统文化,保持中华主体文化的延续性,不断完善和丰富北京中轴线的建筑内容及文化内涵,为文明古都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体现出历史发展中各民族文化认同的中华传统。
北京中轴线是发展创新轴线。从元大都营建形成到今天,经受时间的冲刷而不朽,既是古代社会中重要的礼仪空间,也见证了一系列改变中国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更体现出北京中轴线既是历史轴线,也是发展轴线,象征着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在20世纪、21世纪新的崛起,象征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在新世纪的延续和发展。北京中轴线是不断焕发新生命力的保护对象,反映出人类与自然长期的交互影响和利用的历程,也使北京城市发展反映出“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
如今,在深入研究和阐释中轴线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建立起中轴线遗产保护管理体系,编制了《北京中轴线保护规划》,进一步扩大中轴线的保护范围,在中轴线核心遗产点的文物保护范围外,整体划定连续的建设控制地带,保护中轴线遗产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制定保护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中轴线风貌管控设计导则》,以完整烘托中轴线格局、保护平缓开阔的城市形态、实现区域风貌整体协调为原则,对中轴线区域环境品质改善提出具体设计和管控要求;按照保护专项规划开展相关文物建筑修复保护和环境整治,对长期占用文物建筑、管理混乱的使用单位,加大搬迁腾退力度,切实改善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和景观风貌。人们可喜地看到,北京中轴线保护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将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正式写入规划文本,并提出南中轴构成南部地区的主动脉,不仅承载着北京城市南部的未来发展目标,而且担负着缓解北京城市病,带动南北均衡发展的重任,更与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国家战略高度协调一致,开启了北京中轴线保护发展的新时期。通过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能够促进国际社会对于东方城市规划理念的正确认识,同时借助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行动,使北京中轴线文化魅力得到进一步彰显。
北京中轴线的遗产区和缓冲区是历史文化遗产的精华集中区,不仅包括故宫、天坛和大运河3项世界文化遗产,还包括7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26片历史文化街区。因此,北京中轴线保护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任务,需要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
一是实现北京中轴线的整体保护。将中轴线两侧的历史河湖水系、棋盘式道路网骨架和街巷肌理、传统四合院民居建筑群,以及中轴线两侧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城市天际线和重要的街道对景、传统建筑色彩和形态特征等,均纳入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内容。也就是说,不仅要保护好中轴线的道路骨架,还要保护好两侧的街巷胡同肌理;不仅要保护好宫殿建筑、纪念性建筑,还要保护好四合院民居建筑群;不仅要保护好景山、钟鼓楼等制高点,还要保护好相互之间的通视走廊和天际线;不仅要保护好城市文化景观,还要保护好自然生态景观。
二是实现北京中轴线的有序保护。通过中轴线遗产核心区和中轴线缓冲区的不同层次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城市设计,恢复城市风貌、街区肌理和文化底蕴,突出地方特色,避免急功近利,不搞大拆大建,注重人居环境改善,采用微循环、渐进式更新,保护传统街巷、院落和民居,体现“绣花”功夫。要继承好中轴对称、平缓开阔的格局,使两侧建筑起到强化和烘托中轴线景观的原则,新的建设切不可喧宾夺主。为了保护好中轴线区域的天际线和空间环境,应拆除严重影响景观的突兀楼房,不应再增加破坏环境景观的高大建筑。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确保北京中轴线文化景观得以完整呈现。
三是实现北京中轴线的综合保护。通过中轴线沿线和各节点的公共文化空间,设计中轴线专题文化探访线路,将文物古迹、优秀近现代建筑、博物馆和纪念馆等,组成中轴线公共文化空间的系统框架,形成景观和谐统一、文化魅力十足的历史景观。通过深入挖掘文化景观的内涵,强化文化遗产的可读性,使人们可以从南到北了解中轴线的历史风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深厚历史内涵的文化景观带,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化中轴线内涵展示形式,讲好北京中轴线的丰富故事,“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将北京中轴线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有机联系起来。
四是实现北京中轴线的发展保护。对于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不应作为静态遗产保护,对于北京中轴线的历史遗存、历史景观、历史环境,不论是古代的还是当代的,不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用系统连续的方法加以整合,进行融贯的综合研究,不仅要恢复历史风貌,还要找到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与人居环境改善、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生活融合的结合点,发挥中轴线历史资源的当代活力,促进城市相关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使之成为北京最富魅力的文化区域,将中轴线保护融入北京城市整体发展战略之中。
在2011年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我提交了《关于推动北京传统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提案》。北京既是不断展现国家发展面貌的现代化城市,也是各民族文明相遇和交融的国际化大都市,今天北京在继承传统基础之上开放胸襟,实现多元融合与创新,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保持庄重、稳定、均衡的城市景观,发展大气、包容、开放的城市气象。北京中轴线不仅要拥有平缓开阔的壮美景观,还应该拥有生态友好的清新环境,更应该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谐的文化氛围、温馨的人文情怀。
保护、利用、传承好北京中轴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向世界介绍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规划理念,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更是展示北京这座文化古都的保护成果。北京中轴线整体、有序、发展保护,将带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使人们重新审视北京中轴线的重要价值,审视中华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审视北京城市的繁荣今天和壮美未来,更好地保护它传承它发展它,让北京中轴线永远有尊严地留存于城市,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单霁翔,系故宫学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