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你要走西口,妹妹我实在难留……”70年前,一曲哀婉的山西民歌《走西口》唱出了右玉县首任县委书记张荣怀的惆怅。
行走在这座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边陲小城,张荣怀看到的是“十山九秃头”的荒凉,听到的是右玉人“春种一坡,秋收一瓮”的哀叹。当地人曾经一批批走西口的情景,刺激着他苦苦思索右玉的出路和当地人民的命运。
20世纪50年代,右玉土地沙化比例高达76%。一场持续70年的治沙造林接力在这片土地上展开,20任县委书记带领干部群众一任接着一任坚持种树的故事触动并激励了几代人。
70年后的今天,在距离杀虎口不过30多公里的右玉县丁家窑乡,返乡青年王涛站在一片“绿色沃土”中,动情地为来访者介绍家乡孕育出的极具竞争优势的“小香葱”特色产业。
如今,他的家乡已种下了1.4亿棵树,全县99%的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昔日的“逃离之地”变成了“联合国最佳宜居生态县”,“扩大绿”正在向“转化绿”的理念深刻转变,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选择回乡发展,他们的回乡之路与家乡的变化交织在一起,成为山西这片黄土地上的独特风景。
改写“走西口”的历史记忆
从大学毕业到在大城市获得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王涛用了3年,而决定返乡创业他只用了几分钟。
“大城市固然繁华,但竞争激烈,缺乏归属感,并非适合每一个人。”王涛认为,家乡有广阔天地。
回乡后,王涛用技术入股右玉县图远实业公司,这是当地一家主营冻干小香葱种植加工出口的大型企业。他们采取“市场牵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运作思路,流转土地3500亩,建成高标准的小香葱种植基地,带动2000余名农户增加收入1400万元,被列入全县资产收益扶贫试点企业。
记者在右玉县刘家窑村看到,附近乡村成片的小香葱已经成熟,满眼翠绿。农户们正忙着弓身收割小香葱,农忙的景象令60岁的香葱种植户高启云感慨万千。
在他儿时,右玉风大沙多,人们白天种的树,有时晚上就会被沙土掩埋,甚至连根拔起。清明前后种扁豆,前面得有个人挡住大风,否则种子就会被吹走。他评价过去的生活:“真穷、真苦、真荒凉。”
“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高启云等农户不再需要自己育苗、浇地,企业统一供应种苗、土地,农户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采用现代化技术完成小香葱种植,无需承包费,只需定期组织周边乡镇的村民参与集中收割。
以高启云为例,他承包了23亩地,一年收获五六茬儿香葱,有80多吨,农忙时节得雇用二三十人收割香葱, 公司以每公斤3.8元的价格收购香葱,除去雇人、肥料等成本,一年能赚十二三万元。
而负责这些小香葱品控和销售的,正是王涛。
王涛的家距离人们常说的“西口”杀虎口很近,如今在这里,“走西口”的历史记忆已被彻底改写,随着当地一批特色农业产业的出现,农村集体经济得以壮大,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不少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回乡就业创业,周边的村庄渐渐热闹起来。
打赢“两场战役”
“小香葱,生长快,耐寒耐热,四季可种。”王涛说,右玉县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其发展无公害出口农产品提供了天然优势。他们的产品在外贸市场上供不应求,年平均外贸出口额达700多万美元,即便历经疫情,今年的销售价格还同比增长15%。截至目前已签订销售订单250吨。
“国家振兴乡村的政策令不少人因此受益。”王涛回乡后发现,家乡优良的生态环境、逐渐完善的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都为当地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最直观的就是这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特色农业产业,帮助当地贫困人口彻底脱贫。
王涛介绍,当地农户主要有三种增收渠道:一是通过统一的土地流转,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村民从中获得入股分红;二是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进而助农增收;三是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并获得务工收入。
作为振兴家乡的深度参与者,他见证了右玉县在一个战场上,同时打赢生态治理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
远方的“哥哥”正在回来
如今在右玉,不仅青年学成回乡,当地外出务工人员也有不少选择回家就业,乡村面貌日新月异。村子里有了人气,人们更愿意在家门口就业,很多人像高启云一样兴冲冲地返回村里。
“现在的收入比过去在城市工作少了点,但这不是关键。”王涛说他最看重的,是家乡在振兴过程中显现出的机遇,“对未来的想象力一定不能太小”。
王涛分析,青年返乡就业创业现在并不少见,很多同学、朋友也在考虑。这股潮流同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紧密相连。
75万只羊、35万亩特色杂粮、4.2万亩彩色种植、22多家绿色农业龙头企业……如今右玉已成为煤炭大省山西转型的缩影,青年返乡就业创业潮正在兴起。随着乡村经济振兴,西口人民不再是“只盼哥哥早回家门口”,远方的“哥哥”可能正在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