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民生原创手记网评视频图片国内国际体育文娱专题
快手网红齐聚洛阳 携手探索文旅发展新模式
2020-07-20 17:37:13
来源:人民网

 “各位老铁们,我身后这尊卢舍那大佛像,高17.14米,是中国唐代佛教艺术雕刻的杰作,也是中国石雕一张闪亮的名片……”

  盛夏七月,伊河水畔,静立千年的龙门石窟,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7月18日,以“豫见快手 嗨在洛阳”为主题的快手网红文旅大会在洛阳正式启动。活动结束后,数百名快手大V,将深入洛阳市核心文化旅游景区,和孟津、新安、宜阳、汝阳、洛宁、栾川、嵩县、老城等8县区的主要景区,通过“短视频+直播”的方式,感受洛阳的古今文化交融,探索文旅发展新模式。

  快手助力“河洛文化”复兴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有着极其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更被视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

  快手作为国内主流短视频社交平台和直播平台,群众基础好、互动性强,已成为新时代助推文旅传播的“新阵地”。

  据了解,快手与洛阳合作早有渊源。今年4月起,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便通过“洛阳旅游”“享游洛阳”两个快手官方账号,为洛阳牡丹节开展2场线上专题直播,总观看人数超过200万。之后的5月至6月,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又邀请了8个县区长,在“享游洛阳”快手官方账号,带来“县长直播带货”活动,最终4场直播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达3230万人,成交金额达448万元。与此同时,快手也已吸引了大量优质文旅创作者入驻平台。

  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方启雄在大会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将对洛阳贯彻落实全省文化旅游大会精神,进一步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拉动文旅消费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余海波指出,在快手,每天有3亿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记录生活。其中,来自洛阳的日活用户就有140万,平均每5个洛阳人中就有一位快手活跃用户。快手将通过快手大V旅拍+直播的形式,通过百花齐放的创意表达呈现“不一样的网红洛阳”。

  启动大会上,快手科技与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在文旅领域展开深入系列合作,还发布了“快手文旅光合计划”,对河南以及全国的文旅创作者进行重点培训和扶持,鼓励创作优质文旅内容,推广洛阳文旅资源。

  此外,快手发布了 “洛阳专属定制地标AR魔法表情”,以天堂、龙门石窟、老君山3个代表性元素,打造3种魔法表情,为洛阳网红地标打造创新网红式玩法。

  参会嘉宾共同启动仪式(受访者供图)

  让传统文化被“看得见”

  多数人的印象里,有关洛阳的几个关键词一直都是牡丹、龙门石窟、白马寺……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太过深厚,以至于一度让人们对他的期待只停留在历史和古都中。

  事实上,洛阳近两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造就了一大批超好玩又有趣的地方,如夜游龙门、应天门灯光秀、十字街夜市等,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也彻底颠覆了以往的洛阳。

  洛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魏险峰表示,洛阳历史文化荟萃、旅游资源丰富,“快手网红文旅大会”在洛阳举办,文化旅游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共赢发展,必将极大提升河南省、洛阳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助推河南、洛阳文化旅游产业加速恢复、健康发展。

  老君山是洛阳市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广的旅游项目。作为八百里伏牛山脉的主峰,老君山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中国北方道教信众拜谒圣地,中原山水文化杰出代表。长期以来,老君山都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

  通过与快手的合作,老君山走出洛阳,走进亿万网友的手机屏幕。河南老君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鹏远表示,老君山景区有130多个快手账号,通过在快手的短视频营销,即使是在疫情影响下,今年前6个月的游客数依然增长了273%,以前平均每年的增幅大概在50%。

  本次活动上,快手网红、大V通过“短视频+直播”的互动方式,推广介绍洛阳的旅游文化资源,也获得了众多“快手老铁”的点赞。

  快手网友“别问我是谁”说,“这次活动搞得很赞,对利用互联网推动洛阳文化走出去,助力洛阳旅游发展是很好的尝试。”

  网友“自大一点”评论:“洛阳牡丹天下美,龙门石窟史光辉。快手平台群英会,中华群星耀星空。感谢快手的这次活动,让我们看到更多洛阳鲜为人知的美丽。”

  启动仪式结束后,300多位快手大V将深入洛阳市核心文化旅游景区和孟津、新安、宜阳、汝阳、洛宁、栾川、嵩县、老城等8县区的主要景区展开旅拍创作。届时,大V们将通过“短视频+直播”的方式,全方位展现洛阳的古今交融之美,推广洛阳文旅资源优势。

  未来,“快手网红文旅大会”也会复制到各地,以区域合作带动文旅行业发展新模式。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浙江省文明办网示范单位
网站备案:
浙ICP备0603712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绍兴公安网络警察服务平台
主办 浙新办[2006]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40074
举报邮箱: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