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民生原创手记网评视频图片国内国际体育文娱专题
邬贺铨:新基建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2020-07-24 16:46:02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在今年的政府报告当中,新基建话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两会热点,那么新基建是否能理解为信息化智能化呢?下一阶段他对中国的影响是如何?

  邬贺铨:实际上,中国在疫情之前就提出“新基建”,在应对疫情方面,只是突显了“新基建”的重要性。从长远来看,国家希望通过“新基建”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上转向一个依靠数据驱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这样的发展道路,实现长期的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所以它不仅仅是一个投资行为,它是一个国家拿出一些钱来投资,来拉动这个市场的需要,增加内需,固然它会起到这样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希望更好的激发消费的需求,增加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走上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人民网:新基建包括了几个重要的领域,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等。那么在全球领域来说,其他国家都是企业投资为主,在中国是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的战略,那么您认为中国的优势在哪里呢?

  邬贺铨:中国在这几年科技发展速度比较快,特别是反映在信息技术领域,那么现在可以说5G一马当先,在5G的系统的通信系统的技术上面,再通过标5G的标准,5G的专利,5G的产品开发,我们应该说中国还是走到全球的前列。在2G、3G、4G的时候,中国的移动通信的商用都比发达国家晚了很多年,但在5G方面,中国跟发达国家是同步的。现在来看,中国的5G无论从用户数以及网络规模已经是全球领先了。按照发展的趋势,有国外的咨询公司预测,到今年年底,中国的5G的连接数占到全球70%。在5G方面,中国是在研发、产品的开发以及网络的建设方面,都是走在世界的前列。“新基建”不仅仅有5G,还包括了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等。中国在这些方面,有的起步不算晚,比如在人工智能方面,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也有不少,但是原创上面和国际领先公司还有差距。工业互联网方面,整体水平跟发达国家比还有差距。

  人民网:受疫情冲击的影响,我国的新基建其实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那么在您看来如何发展更好更高水平的新基建,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努力呢?

  邬贺铨:新基建应该会持续几年,但是也不可能每一年都会大规模的基本建设的投入。而新基建带来的影响,会长期持续下去的。建设基础设施是第一步,只是奠定了可以应用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让它产生更大的效果。就像5G网络,不仅仅是为了消费的应用,更重要是为了在产业上的应用。所以我们将围绕5G网络、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基础软件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

  工业互联网并不简单,它需要针对每个企业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针对性的应用开发。每个企业的数据也不一样的,每个企业的生产的工业机理也有所不同,这些都需要更细致的工作,也需要有更好的服务解决方案提供方的支持。因此,工业互联网需要信息技术企业和垂直行业的合作,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里“新基建”只是打下一个基础,更重要的是更大限度地发挥“新基建”的作用,让它真正能产生效果。

  人民网:下一阶段中国的新基建概念将会带来何种产业新机遇,还将面临哪些新挑战呢?

  邬贺铨:首先,新基建至少是产业要上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而新基建打奠定了数字化的基础。比如,中国企业可能买了很多数字装备,数控车床,但是由于接口不标准,导致数据无法连接。对于企业来说,绝不能完全推倒重来,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怎么升级改造,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其次,一般的企业不见得有很熟悉信息技术的人才,而信息技术的企业也不了解具体行业的应用,需要了解更好的融合。第三,对工业互联网的改造要兼顾生产,企业要考虑如何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完成逐步的升。第四,新基建需要企业的决策力,不仅仅是买了设备,有了软件,它需要会影响到我们整个一定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不进行相应的改革,可能我们也很难实现。第五,网络安全至关重要。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改革,需要保证网络安全能够同步跟上。最后,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需要有相应的人才。一方面是高端的人才,另一方面随着数字化转型,原有的一些岗位可能没有了,是怎么解决我们原有岗位工人的就业问题,还有说再继续教育和再培训的问题,这都是一些挑战。这些都需要在推进新基建过程中很好的应对。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浙江省文明办网示范单位
网站备案:
浙ICP备0603712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绍兴公安网络警察服务平台
主办 浙新办[2006]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40074
举报邮箱: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