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民生原创手记网评视频图片国内国际体育文娱专题
消费市场复苏趋势明显 仍将是下半年经济发展生力军
2020-07-27 17:44:33
来源:人民网

中国经济再次展现巨大韧性。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26亿元,同比下降1.8%。相比上半年社会消费品总额11.4%的降幅,6月的消费数据明显回升。

“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实现经济由降转升,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殊为不易。这凸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潜力,同时也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综合施策的效果。”在国新办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对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的评价传递出满满的信心。

消费市场复苏趋势明显

上半年消费品市场受疫情冲击明显,居民外出购物和就餐活动减少。随着疫情防控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和各项促消费政策的落地生效、居民外出活动增加,市场销售明显好转。分季度看,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5.2%,收窄16.7个百分点;从市场规模看,二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万亿元,总量比一季度增加1.5万亿元。

在“实现经济由降转升,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过程中,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头马”备受瞩目,连续4个月降幅收窄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拉出了一条向上的曲线,呈现出消费复苏之势。

据相关报道,中国的市场销售情况逐步改善,网上零售较快增长。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256亿元,同比下降11.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6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下降3.9%,比一季度收窄15.1个百分点。

“上半年的消费市场大体上呈现出‘低开高走’的态势。虽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依然为负,但降幅一直在收窄。”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分析,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下消费市场与交通运输及物流配送受到严重冲击。不过在此期间,线上消费的全方位兴起堪称最大亮点,直播带货、线上商品团、生鲜电商、在线教育、线上医疗问诊、云办公等新兴业态为消费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季度,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复市稳步推进,在线上消费新动能强度不减的同时,景点、餐厅、酒店等线下消费场景也重新回归大众视野,很多消费者在疫情防控期间被迫延后的消费需求开始重启,汽车消费、餐饮旅游消费等都得到明显改善。叠加各地发放消费券等短期刺激手段的作用,消费市场的复苏和提振有目共睹。”付一夫表示。

另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6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74.7亿件,同比增长36.8%;业务收入完成797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6月1日-18日,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46.8亿件,同比增长48.7%;快递日均业务量接近2.6亿件。

文旅市场回暖

疫情暴发以来,包括餐饮、零售以及影院、旅游等文旅行业消费领域遭受巨大冲击,随着疫情的趋缓以及防控进入常态化,从中央到地方层面陆续推出提振消费政策和举措,以一、二线城市为代表的区域消费和全国消费正稳步复苏,有力回补实体经济。

据了解,最新出台的跨省团队游恢复通知,给缓慢复苏中的旅游业注入了强心剂。7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的承载上限从30%调整至50%。随后,从7月16日至7月20日,上海市、广东省、湖北省、陕西省、北京市等多个省(区、市)陆续宣布恢复跨省旅游业务。恢复跨省游的消息迅速激活了人们跨省出游的热情,携程平台数据显示,国内跟团游、自由行的搜索量上涨了500%。北京宣布跨省游恢复后,携程预计会带动上千亿元的旅游收入。

相较于影院和跨省游的“姗姗来迟”,线下演出行业则于5月底开始复工。上海、广州等城市率先拉开复演序幕后,多个地区的线下演出在端午期间宣布恢复。

一系列关于旅游、观影的限制放松背后,意味着居民消费活动和消费场景正在向疫情前的正常状态靠拢,消费复苏和增长势头已十分明显,将继续有力拉动整体经济的恢复。

促消费还需多管齐下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主任方晓丹表示,上半年,各地坚持民生导向原则,通过发放各类消费券、文旅融合发展“夜经济”、助力搞活“小店经济”,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大力推动居民消费回升。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网络购物、在线娱乐、线上课堂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逆势增长。对于消费是否会支撑下半年的经济发展,专家认为,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消费增速的持续上涨很大程度来源于政策调控的影响。上半年房地产市场走势相对平稳,受其影响,与房地产相关商品消费的恢复速度较快。此外,汽车下乡、减税降费等促销政策使上半年的汽车消费恢复很快,成为拉高上半年消费增速的主要因素。而居民消费意愿是否提振则主要取决于就业、收入的预期,这是长期因素,短期内很难有明显改善。

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撰文分析,尽管近两个月中国消费市场已经出现反弹,但结合线上消费数据可以发现,当前这种消费反弹仍存在一些“不平衡”特征,低线级城市、部分中西部省份以及低收入群体受疫情冲击更为明显,消费恢复速度相对迟缓。

下一步,有关部门可通过出台政策扶持措施稳住目前的消费回暖势头,同时加大对消费薄弱地区和低收入人群的定向支持力度,通过增加转移支付、金融定向支持以及发放现金券、消费券等多种方式,提高特定群体的可支配收入水平,这是延续难能可贵的消费回升势头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今年以来,多部门密集出台促消费政策,加快内需市场潜力的释放。7月15日,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公布了《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鼓励共享出行、餐饮外卖、团购、在线购药、共享住宿、文化旅游等领域产品智能化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推行生活消费新方式,培育线上高端品牌。

业内人士认为,通过促消费来稳增长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议题。下半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促进消费虽然会增加一定的社会成本,但是相对于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来说,这些成本的增加是必要的。

下半年,消费依然会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此外,在外部环境特别是全球经济环境整体下滑、外需不稳定的情况下,内需发力成为支撑下半年经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浙江省文明办网示范单位
网站备案:
浙ICP备0603712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绍兴公安网络警察服务平台
主办 浙新办[2006]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40074
举报邮箱: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