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民生原创手记网评视频图片国内国际体育文娱专题
有序开放跨省游防疫安全不松懈 国内游稳步繁荣
2020-07-17 17:40:07
来源:人民网

旅游业经历半年寒冬之后,终于迎来了重磅利好消息。7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经当地省(区、市)党委、政府同意后,可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中、高风险地区不得开展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旅游景区要继续贯彻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接待游客量由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调至50%。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旅游景区室内场所。

  出游需求激增

  跨省游开放是旅游业复苏的“强心针”。携程数据显示,消息发布当天,国内跟团游、自由行瞬时搜索量相比开放前激增500%。7月15日,山东、青海、四川等多个省份宣布开放跨省游,携程等在线旅游平台上的首批跨省产品被秒杀。上线仅10秒,国内首个跨省旅游团就告罄成团。

  马蜂窝旅游研究中心负责人冯饶告诉记者,跨省游开放后,高品质的自驾、露营等户外游需求明显,山水类、草原类景点非常受欢迎。南麂岛、泸沽湖、枸杞岛、呼伦贝尔大草原等相对小众的景区备受欢迎,搜索量周同比上涨3倍左右。

  “如果从上半年情况看,预计有超过10亿人次的旅游需求没有得到释放。有国内游需求的消费者开始启动,以前庞大的出境游群体也转向国内游。跨省游开放后,国内游将会快速增长。”携程旅游大数据实验室研究员彭亮分析说。

  中青旅首席品牌官徐晓磊认为,跨省游开放对于提振游客和从业者的信心具有“风向标”的积极作用,也是国内旅游业从局部复工复产到向常态连片恢复的重要里程碑。

  去哪儿网总裁勾志鹏向记者介绍,团队游作为旅游产品中最复杂、影响最广泛的旅游品类,不仅涉及旅行社等上下游供应商,也对机票、火车票、酒店、景区等环节具有直接影响。此次跨省团队游的逐步开放,标志着国内游市场的全面重启。

  丰富产品供给

  “苦熬了四五个月,看到跨省游开放,我都激动地哭了。”上海人民广场携程旅游门店员工邢先生说,自从得到通知,座机、手机、微信就没有停过。

  目前,已经有1000多家旅行社在携程平台上线省内、国内游产品。首批数千条跨省跟团游、自由行产品已上线。随着各地政策的发布,跨省游产品将爆发式增长。预计未来几天,携程将恢复上线超过12万条跟团游、自由行、主题游、定制游等各类产品,全面开放当地向导、租车用车、门票、当地玩乐等业务预订。

  多家旅游企业第一时间行动起来,丰富产品供给,抢抓复苏先机。同程国旅境内游CEO周中伟向记者介绍,跨省游开放叠加暑期,家庭游、亲子游最火热。定制团队游的需求不断增加,新疆、内蒙古、西藏、四川、云南、湖南、广西、海南等目的地将成为热门。驴妈妈旅游网将推出多种主题游产品,包括自驾游、亲子游、精品小团、情侣游、老年游等覆盖全国的万条线路。国内游市场需要推陈出新。众信旅游已推出的“周游记”、“撒欢儿中国”等国内游主题产品,向着更加绿色健康、轻观光、重休闲、慢步调的方向发展,为国内游市场注入新活力。

  山东、贵州率先向全国游客发出邀请,针对暑期家庭出游的特点,推出多条一地深度游、避暑游、户外游、研学游等线路,为游客提供更安心、更舒适、更自由的旅行体验。

  开放牢记安全

  迎来利好,旅游界一片欢腾,但一定要绷紧安全之弦。《通知》要求,各地要坚持把疫情防控摆在首位,统筹做好旅游安全等各项工作。旅行社要控制团队规模,做好行程管理,将防控措施贯穿游客招徕、组织、接待各环节。

  旅游既是大产业,也是大民生。冯饶认为,国内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阶段,未来可能还会出现“W”形波动,这意味着旅游从业者必须创造出让游客安心的产品才能可持续发展。

  中旅旅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旅行社对于跨省游的开放应稳扎稳打,保持理性期望。面对既要保障防疫需求,落实“安心住,安心游,安心餐厅”的要求,又要满足游客高品质的旅行需求,旅行社或将迎来更激烈的竞争。

  未来,“预约旅游”仍将是出游的主要方式。全国景区也将严格落实实名制预约制度,推动分时预约游览,引导游客错峰出游,防止扎堆。全社会要树立文明、健康、绿色的旅游新风尚。游客应遵守旅游活动中的疫情防护要求、安全警示和文明旅游规定。

  在旅游业界为重启欢欣雀跃时,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发出提醒,跨省游的恢复应该在一系列条件下进行,比如景区接待量不能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等具体要求需要严格遵守。各方要做好疫情防控以及常规性旅游安全工作,防止麻痹、应付、侥幸等心理和做法。不同地区、不同业态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好卫生防疫、游客安全以及相关应急预案。同时,还要警惕可能出现的低价恶性竞争等现象。归根结底,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品质是旅游的根本点。如何让游客游得安全、安心,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浙江省文明办网示范单位
网站备案:
浙ICP备0603712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绍兴公安网络警察服务平台
主办 浙新办[2006]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40074
举报邮箱: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