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民生原创手记网评视频图片国内国际体育文娱专题
艺豪佳物——世界人心中的中国云南
2021-01-13 16:39:16
来源:搜狐网

自古以来,竹子在文人墨客的心中都有崇高的地位,代表着正直孤高和不屈的信念。中国是诗的国度,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在诗人的笔下皆可入诗。作为“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之一的竹,受尽诗人喜爱,在古典诗词当中频频出现。我国古代的咏竹诗有很多,从魏晋到明清,竹一直都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常常被用来表达自我情怀。最早在先秦的诗歌中就已经出现,

如《诗经·卫风》中的《淇奥》就是经典,“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竹子在这里是用来比兴,引出君子。先秦时写竹的诗歌,并未对竹进行赞咏,多是用竹作比兴,或是描绘竹子的自然状态。

魏晋之时,文人多感物吟志,托自然之物抒自己之抱负精神,最有代表的人物当属“竹林七贤”。魏晋之后,咏竹诗逐渐增多;至唐宋时期,诗词中竹的内涵开始丰富,“竹”通常和文人自身联系紧密,达到物我合一之境。此后,竹被广泛赋予人格化意义,成为中国文人人格的化身。

如果说中国自古便是诗歌的国度,那么竹子便是诗歌国度里的君王,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竹子空心、竹叶低垂象征着人虚怀若谷;竹身修立挺拔、直冲云霄象征着人刚正不阿、壮志凌云;竹子节节拔高象征着人恪守气节;竹根坚固、竹身质坚象征着人坚贞不屈;竹子历四时而常茂,经严寒而不凋象征着人之顽强和理想之坚定。人们对竹咏叹不绝,实际代表自己的精神理想和人格追求。

我们即为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的悠闲之情赞叹,也对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神往不已。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东经97°31′至106°11′,属低纬度内陆地区。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自治区,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亚热带的气候是造物主智慧的结晶,种种瑰宝在此处孕育。

紫竹,竿高4-8米,直径可达5厘米,幼竿绿色,密被细柔毛及白粉,箨环有毛,一年生以后的竿逐渐先出现紫斑,最后全部变为紫黑色,此过程大概在3~5年之间。一根优良紫竹,必不可少的是时光和充沛的雨水,而这恰恰是云南独特向世人展现的一面。

作为一个30多年的云南地方民营企业,成立于90年代的艺豪公司用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工艺征服了世界人的眼光。相较于其他云南地方特色企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旗下制作的葫芦丝,笛子紫竹作品在全世界广为流传,被外国媒体称赞为“中国文化的世界传输者”。一把一把做工优良的紫竹制品,更是被多国收藏家奉为珍宝。

对于大众的认可,艺豪佳物董事长郝艺豪先生在深感欣慰的同时,也略显得有些无奈。时至今日,中国友人乃至外国宾客但凡到访,必然称赞中国云南紫竹的瑰丽,却也常常忽略了云南丛林深处的其他珍宝。这让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内心不免有些黯然神伤。

中华上下5000多年历史,地大物博一直是中国向世界输送的信息。时至今日,怎么中国云南在世界人的眼中,仅仅只剩下紫竹这一种印象呢?

为打消外国友人眼中的片面,郝艺豪先生在云南深处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开发和科研。摆脱了自身葫芦丝乐器龙头老大的局限,像云南特色文化宣传方向进发。在不破坏云南原有的地理气候情况下,他大力挖掘云南深处的瑰宝。历时三年时光,将云南深处的野生三七。带了出来。

用同样的雨使土壤气候进行培育,在不使用任何农药的情况下扩大规模。既不会使品质下降,也让原本稀少的野生三七增加了产量,是的,原本价格昂贵的野生37不再成为皇宫贵族们的专属。

三七本来就有活血消肿的功效,而云南野生三七更是具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的特点。经过临床研究,郝艺豪先生名下团队研发的野生三七其药效足足多了三成,无论是有无淤血阻滞都可以使用。常常使用野生三七,还具有抗癌作用,临床中经常用于治疗肺癌。在保护心脑血管,改善学习记忆力,抗疲劳,调节血糖,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各种作用方面更是有了显著的提高。

野生三七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云南文化资源向外输送无疑一个好的开始,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当我向郝艺豪先生问到“是否还要加深关于云南物质文化输出这个问题上时”,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个前所未有坚定的表情,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有义务向世界展现家乡的美丽,向整个人类宣扬中国的文化。对于加深云南物质文化输出这个问题上,我的态度坚定且不偏移。”

时至今日,艺豪佳物在弘扬中国云南物质文化的核心道路上越走越远,其名下的各种云南丛林深处土特产也日渐增长。希望这个民族企业,可以在弘扬中国云南特色文化物资的道路上蓬勃发展。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浙江省文明办网示范单位
网站备案:
浙ICP备0603712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绍兴公安网络警察服务平台
主办 浙新办[2006]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40074
举报邮箱: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