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民生原创手记网评视频图片国内国际体育文娱专题
莱芜姜赢健康——中国•济南(莱芜)生姜文化节暨第八届国际姜产业云博览会成功举办
2021-12-16 10:06:48
来源:搜狐网

        

 

“汶水两岸飘姜香,莱芜生姜赢健康。”12月15日,2021中国•济南(莱芜)生姜文化节暨第八届国际姜产业云博览会在莱芜科技馆举行。

 

 

此次博览会由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中国园艺学会葱姜蒜分会主办,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莱芜农高区、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区商务综合服务中心、区融媒体中心协办,莱芜融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大会得到中国品牌农业战略推进中心及多家权威媒体等支持。本届姜博会以“云”为媒、以“姜”为题,共同品味生姜文化的独特韵味,共同展望健康产业的美好前景。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合作客商前来展示产品、对接洽谈,还有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智利、墨西哥等国家的外商通过线上参与到活动中来,共襄盛会。

 

 

线上线下结合 打造立体影响

 

图:全国首个生姜VR博物馆

 

本次姜博会亮点纷呈,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举行。线上,以云为媒,借助5G技术,通过线上云交易、云招商、云展示、云签约等形式,开展“云上”交流,实现五国外商云祝福,三国外商云签约,为海内外各界朋友提供全新的数字体验。线下,设置多个展位,集中展示莱芜特色农产品,为企业与消费者架起购销桥梁,促进消费升级,丰富百姓餐桌。

 

 

“我们本次线上签约的项目是1万吨农产品采购项目,这是按照欧盟GAP的标准打造的订单,标志着莱芜生姜规模化进军高端市场。”山东省万兴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柳建增说:“今天的盛会真正做到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通过本次博览会将提升我们企业的知名度,延伸产业链,进一步打造以生姜制品为主的保鲜、腌制、调味品,让生姜制品快速进入千家万户。”

 

 

农业专家助力三农发展

作为博览会主办方之一,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陈明均表示,莱芜生姜种植历史悠久、产品品质优良、产业基础雄厚。莱芜区立足这一优势,通过持续多年举办姜博会,形成了“全球生姜看中国,中国生姜看莱芜”的聚集效应。希望莱芜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扩大宣传,广交朋友,进一步拓宽莱芜生姜的销售渠道,提升莱芜生姜的品牌价值,让莱芜生姜销往全国,走向世界。

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赋能。为推动莱芜姜产业高质量发展,莱芜区人民政府聘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金有为莱芜区农业发展专家。他通过一段VCR祝贺姜博会的召开,并在今后从技术层面、产业的上层谋划、与当地博物馆、产业园加强沟通交流等方面为莱芜区农业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15名乡村振兴领军人物现场颁奖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多年来,莱芜区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方面涌现出了一大批种植大户、优秀企业家和基层党组织书记。为更好发挥领头人头雁作用,莱芜区在全区范围内评选了15名乡村振兴领军人物代表,以表彰他们为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做出的贡献。

山东一品农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苏钦东说:“我们公司目前并不是单纯的贸易企业,有大量有关联的以及本地的合作社帮我们收购、加工初级的农产品,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产品加工。我们本次签约的项目将围绕高端智能制造和乡村振兴,不断推出更多优质、高端、健康的农产品,希望能在未来二到三年销售额突破4个亿的规模。”

区域特色品牌上线发布 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品牌就是竞争力、就是号召力、就是美誉度。多年来,莱芜区委区政府以浓郁的农业情怀,深入实施农业品牌驱动战略,聚焦产品、企业、区域三个层次,全力打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品牌矩阵,农产品品牌正成为莱芜区的一道靓丽名片。为提升品牌整体影响力,莱芜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嬴味莱”正式发布,标志着莱芜区品牌农业创建工作开启了新篇章,莱芜农产品将由种得好、养得好,向叫得好、传得开、卖得俏加快升级。

“莱芜姜是莱芜的特色产业——莱芜姜,赢健康。举办姜博会的目的在于以姜为媒,以节会友,在于进一步扩大生姜的美誉度,助推莱芜姜产业的重大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莱芜区副区长高学常说:“下一步,我们莱芜区将牢树品牌意识,标准意识,以“嬴味莱”区域公共品牌为总的抓手,引领全区的农产品产业做大做强。”

鲁中腹地济南新城,千里姜山美!生姜之乡姜博盛会,笑迎四海宾!莱芜生姜产业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本次姜博会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提升“莱芜姜、赢健康”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更好地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签约莱芜、投资创业,合力共同讲好莱芜生姜故事,加快推动莱芜姜产业高质量发展,让莱芜姜走向全国、拥抱世界、赢得未来。(宫晓晨)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浙江省文明办网示范单位
网站备案:
浙ICP备0603712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绍兴公安网络警察服务平台
主办 浙新办[2006]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40074
举报邮箱:zjsxnet@163.com